广东省在江门鹤山市召开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现场会,展示鹤山市址山镇莲珠新村等示范项目。这些项目通过整村连片建设光伏设施,打造近零碳示范村,实现村民受益、集体增收、乡村变美。目前全省25个试点区域累计新增并网容量548万千瓦,超额完成目标。

广东省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江门鹤山市召开的现场会展示了多个创新示范项目。这些项目将光伏技术与城乡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光伏赋能乡村振兴,打造零碳示范样板
鹤山市址山镇莲珠新村通过整村连片租赁村民房屋屋顶和村集体公共区域建设光伏设施,不仅搭建了全流程管理数字化平台,还巧妙融入了岭南建筑特色元素。项目因地制宜布局光伏咖啡屋、光伏长廊等特色化应用场景,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光伏+建筑"新模式。这种创新做法既实现了村民增收、集体获益,又改善了乡村风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
多方协同推进,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自《广东省推进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实施以来,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25个试点区域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示范项目,累计新增并网容量548万千瓦,超额完成预定目标。但在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建设水平不均、风貌管控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统筹和规划设计。
光伏建筑融合发展正成为推动城乡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广东省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发展路径。未来需要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开发模式,推动"光伏+建筑"应用向更高质量、更广范围发展。